在乙支路,透过建筑便可以全面了解首尔的历史。20世纪初,以此地为中心的商圈获得开发,西式近代建筑纷纷进驻。此后数十年间,这里成为工业区,尽享繁荣,当年建造的“脸贴脸建筑”至今依然伫立。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又大力推进城市中心重建项目,一幢幢现代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世运商街是韩国最早的商住一体化地区。这些建筑是韩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象征。2023年10月,首尔市宣布计划将这里改建为公园,随即进入拆迁阶段,为下一步重建作准备。图为位于该地区最南端的进洋商街楼顶。
ⓒ 卢京
乙支路是穿越首尔特别市中区最中心地带的一条六车道道路,长约3公里。这条路从大韩帝国时期(1897-1910)的祭坛——圜丘坛前的市民公园开始,至新堂洞汉阳工业高中为止。可以换一种说法,代之以更有名的建筑,那就是以首尔特别市市政厅为起点,以综合性文化设施“东大门设计广场”为终点。北边的清溪川路和南边的退溪路都是与乙支路平行的东西向道路。一般而言,芳山洞、山林洞、笠井洞等周边地区都一并被称为乙支路。
乙支路是首尔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其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古色古香的近代建筑、板岩顶棚的老式厂房、结构洗练的摩天大厦等比肩而立,呈现出独特的景观。这些都是构筑乙支路历史的风景线。
多层建筑系列
在历史上,乙支路作为城市空间首次登场要追溯到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当时建都首尔的时候划定了一批行政区域,这里属于城南的明哲坊。作为一条都城内的街道,因与王宫咫尺相邻,便在一夜之间成为中心区域。
在朝鲜王朝末期、大韩帝国以及日据时期,乙支路日益繁盛。1909年,依托民族资本设立的大韩天一银行(现为友利银行)在乙支路入口处建起了旗下店铺——广通馆。广通馆是二层洋房,至今仍用做银行店面。2002年,这里被指定为首尔特别市纪念物。
在乙支路上,始于近代的西式建筑、工业化时代兴建的低层混凝土建筑以及现代化高楼大厦共存一处。大一大厦位于乙支路路口,其重新装修交由专业设计公司dmp进行。重装在设计上更注重细节与景观照明,采用可持续性外饰材料,力求与旁边的建筑——1909年竣工的广通馆保持和谐统一。
ⓒ 尹晙欢
1925年,在如今的东大门设计广场所在的位置上,京城运动场竣工。次年,京城府政厅在太平路1街落成。自1946年起,这幢建筑成为首尔特别市市政厅。2012年,新市政厅完工,这里被改建成图书馆。如此这般,大型设施逐渐现身于乙支路的起点和终点。1928年,京城电气株式会社(现在的韩国电力公社)办公楼在明洞入口处拔地而起。这幢3层高的楼在当年属于高层建筑,在韩国最早采用抗震耐火设计并配备了电梯。
从近代初期开始,西式建筑以入口处繁华地带为中心,逐渐进入乙支路。此后,这一地区的建筑便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第一波潮流是始于1930年代、自1950至1960年代开始大量出现的混凝土商业建筑,楼高为2层到3层。时至今日,乙支路3街至5街一带仍留下不少当年的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属于“脸贴脸建筑”,没有拉开距离,间隔不超过50厘米,密密麻麻地紧贴在一起。此外,外墙都贴着现在已经很少用做外墙材料的瓷砖。这些本身就称得上是珍贵的历史材料。乙支路3街上的建筑承载着厚厚的岁月积淀,2011年高达25层的办公楼——松树大道在此落户之后,新旧建筑相邻而立,形成对照。乙支路上,每幢建筑施工年代、造型样式、高度各不相同,和谐共存,使得这里宛若韩国近现代建筑博物馆。
在乙支路一带,两三层楼高的混凝土商业楼鳞次栉比,均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的《建筑法》追求城市美观,因此这些建筑之间没有太大间隔,密密齐齐地紧贴在一起,成为“脸贴脸建筑”。其外墙材料使用瓷砖,属于当年最为常见的建筑样式。
ⓒ 朴瑢峻
最早的商住两用建筑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乙支路勇立潮头,引领时代,这一功能延续至今。其源头是韩国最早的商住两用建筑——世运商街。世运商街是个统称,它其实是个建筑群,由韩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师金寿根(1931-1986)设计,由世运商街、大林商街、进洋商街等8幢楼组成。最早峻工的现代商街于2009年拆除,目前只剩7幢建筑。
世运商街1966年破土动工,1968年全部建成,始于宗庙门前,止于笔洞,是一片长1公里有余的超大型楼宇群。园区形成巨大商圈,囊括机械、工具、电气、电子等行业,从零部件到家电成品一应俱全。商店楼上的公寓配备了当时很稀罕的暖气、浴缸、电梯等设施,还为业主提供室内高尔夫球场及桑拿房。世运商街的高级公寓楼傲然高耸,坐拥城市繁华,迅速成为首尔地标。甚至有人说,农村人到首都只要看一看世运商街,回去就可以不留遗憾地说“首尔全逛遍啦”。
以整个世运商街而论,大林商街在建筑学上最为杰出,很好地体现出金寿根极为青睐的结构主义建筑特征。建筑由低层、步行道、中间突出部分及高层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均有独立的出入口。其中,低层的楼梯采用极为独特的设计,步行道与突出部分采用极细的混凝土支柱来连接和支撑,也十分独特。突出部分的中央贴着瓷罐破片作为装饰,让人联想起当时在英伦风靡一时的新野性主义的狂野风格。
在世运商街建筑群当中,所有公寓均始于第五层,且具有几何对称结构的屋顶及天井。位于中央的天井呈“口”字型,屋顶采用半透明亚克力材质,让光线隐隐约约地照射进室内。这些建筑体现出建筑师金寿根的挑战精神,吸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在这里举办。
ⓒ 李炅奂
活力跃动的高层建筑
1970-1980年代,在市政厅与地铁2号线乙支路入口之间,乐天、威斯汀朝鲜、广场、总统等大型高级酒店接踵而起,形成酒店一条街。旁边陆续建起银行,由此形成南起韩国银行总部、北至广通馆的金融一条街。
1986年竣工的乙支韩国大厦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大楼,地上20层、地下4层。大厦正面采用幕墙(指可象幕布一样开合的玻璃墙)设计,以展示高端性;两侧转角部分则用花岗岩包覆,以提高稳定感;中央部分的幕墙向内凹进,以打造阳台。借此,大厦进一步丰富了外观,也提升了造型功能。这里又被称为“天空公园”,成为向市民开放的休憩和展览空间。这是韩国建筑首次作出这样的尝试,当年成为热门话题。
2000年后,随着乙支路入口为中心的重建进程加速,此处变成高层玻璃幕墙建筑的大工地。从乙支路入口至乙支路2街之间的道路不过几百米,却聚集了多座高层玻璃幕墙建筑。其中,2010年建成的费勒姆大厦最抓人眼球。
该建筑地上28层、地下6层,采用六面体外形,并果断利用粗犷的斜线对其进行切削,极具现代感。正因为如此,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外形会呈现出不同面貌。虽然切削角度并不算大,但考虑到当时如火如荼的市中心重建项目在收益上的竞争尤其激烈这一情况,可以看到建筑商为了追求造型变化,宁肯承受一定的面积损失。
该建筑外表采用了3种玻璃幕墙,巧妙布设于斜线面上,凸显玻璃的造型美。与之毗邻的周边建筑因此而受益——邻近物体映照于玻璃幕墙之上,构成了极为壮观美妙的景象。高高的屋顶也采用斜线切削设计,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天际线。即使站在街对面的小巷中,也能一眼看到这幢顶部尖尖的建筑。
如果再稍微扩大一下乙支路的外围,向南可到大韩帝国时代的哥特式建筑——首尔明洞天主教堂(1898)以及韩国最早的大型教堂——永乐教堂(1950),向北则可到2019年翻新后成为清溪川名胜的韩华大厦。这进一步加重了乙支路作为建筑万花筒的色彩。悠久的历史可谓是城市具有深厚底蕴的必要条件,在首尔,担负起这一职责的地区就是乙支路。(重观译)
费勒姆大厦位于地铁乙支路入口站后面,其设计目标是在不同视角下,建筑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以此生动展现活力十足的企业形象。“间三建筑”负责这座大厦的设计,荣获2011年韩国建筑文化大奖竣工建筑单元优秀奖,并于同年入选首尔特别市建筑奖普通建筑单元优秀奖。
ⓒ 间三建筑
任奭宰 梨花女子大学建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