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Features > 상세화면

2024 AUTUMN

创造潮流的力量

弘大街区是一个难以用一句话定义的多元化区域。然而,有一个特点贯通其所有特性,那就是,它始终引领着同时代文化。从弘大街区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常常成为新的潮流,并传播到其他地区。在这一点上,弘大街区与一般的大学街区有着显著区别。

图为位于弘益文化公园对面的壁画街入口。由于弘益大学修建地下校园,原本绘画在学校围墙上的壁画已经消失,但另一侧住宅区墙壁上的壁画仍然保存完好。这些壁画是街头艺术展的一部分。

弘大街区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居住区,1955年弘益大学迁过来之后,这里开始发生变化。随着美术学院和工业美术研究生院先后于1961年和1972年建立,学校周边开始出现美术学院学生的工作室。这些工作室不仅成为艺术家的聚集地,还超越了私人空间的范畴,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复合文化空间。

在这里,人们围绕文化艺术作品和社会热点展开讨论,有时还会举行批判现有文化的表演。有些地方变成了画廊,另一些地方则变成了咖啡屋,到了晚上甚至还会化身为夜店。总而言之,工作室是一个可以激发无限想象力和创意的空间。

弘大街区的工作室文化吸引了艺术家、策划人和高知群体,逐渐奠定了替代文化的基础。这种氛围在90年代中后期成为弘大街区的典型面貌。构成弘大街区的空间和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紧跟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引领了文化潮流。

2007年开馆的弘大KT&G想象广场是一个集电影院、剧场、画廊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它不仅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支持,也为大众提供感受文化的机会。该广场位于弘大街区的中心地带。

莱卡电影院是2021年在延禧洞开业的首家艺术电影院。它不仅放映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埃里克·罗默等大师的经典作品,还放映在大型影院难得一见的高艺术价值电影。

街区艺术化

20世纪90年代的弘大街区呈现出一种对立的面貌。虽然这里是替代文化的中心,但另一方面,以“毕加索街”为中心的消费文化也在迅速扩散。毕加索街,指的是从弘益大学正门左侧延伸至远东广播公司大厦后方的约400米长的小巷。这里被比做当时高档咖啡屋和品牌时装店鳞次栉比的狎鸥亭洞罗德奥街,得名“毕加索街”。随着咖啡屋和娱乐场所逐渐占据毕加索街,弘大街区原本的文化艺术特色开始动摇,针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和批评也逐渐增多。因此,保护弘大街区独特文化的行动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由弘益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组织的街头艺术展。

自1993年起,街头艺术展走出校园,在弘大街区的各个角落与居民们共同举办艺术活动。作为街头艺术展的一部分,壁画街逐渐形成。街头被赋予了艺术色彩,弘大街区也因此变成了一个人们愿意驻足停留的地方。此外,居民们积极参与壁画创作,也为恢复社区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以此为典范,壁画创作活动成为了韩国各地升级地域特色的一环,得到了广泛推广。

替代文化空间

韩国的替代空间在多种复杂因素的推动下,于90年代后期开始萌芽。首先,国际外汇危机的巨大影响使得艺术市场陷入萧条,年轻艺术家展示作品的机会大大减少。此外,文化艺术环境的多元化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前从未见过的实验性和创意性作品开始大量涌现,但现有空间却无法全部容纳这些作品。

在这种时代需求下,替代空间应运而生。1999年,韩国首个替代空间——“替代空间‘环’”在弘大街区诞生,其成立宗旨是发掘和支持年轻艺术家的新颖实验性作品,并寻求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和合作。自此,多家替代空间相继开业。 

“替代空间‘环’”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拓展了90年代贯通弘大街区的替代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在这里,艺术作品不再被视为少数人的私人物品,而是被视为所有市民共享的物品,具有公共和共同体性质。基于这一视角,“替代空间‘环’”努力将艺术家提出的社会、文化、艺术议题与观众共享。简而言之,它打破了艺术的界限和壁垒。

郑赞珉的个人展《行为体积》于2023年入选替代空间“环”的艺术家公募展。“替代空间‘环’”是韩国于1999年开设的首个替代空间,每年选拔以独特视角呈现当代热点的带有实验性的艺术家,并为其策划和举办展览。
© 替代空间“环”

2018年开馆的综合文化空间“延南场”为在延禧洞活跃的各领域创作者提供工作室和展示空间。该空间1楼的咖啡屋可根据需求灵活转换为音乐剧舞台、展厅等。

首个艺术市场

2002年,韩国和日本共同主办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让各种文化活动和庆典更加活跃。弘大街区也开始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街区内的场所。当时,首尔市和麻浦区将弘大街区的一些区域指定为“弘大文化街”,其中位于弘益大学对面、也是文化街正中央的地方就是通常被称为“弘大游乐场”的儿童公园。弘大街区的艺术家和策划人成为了主力,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们齐聚一堂,探讨这一空间的开发利用方案。最终,2002年5月,韩国首个手工艺品市场——希望市场在此开业。原本只供少数人使用的游乐场变成了艺术市场的中心,这一空间因此焕发了新的活力。

希望市场的意义在于,它将此前在弘大街区各处零散进行的跳蚤市场确立为定期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当时在韩国很少见到这样的艺术市场,因此这里广受好评,每周日下午开市时,总是人山人海。希望市场向人们展示了日常空间也可以成为创作与流通的场所,从而发挥作用。

希望市场对之后艺术市场在全韩国范围内扩散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现在已从弘大街区的游乐场搬到了室内的工作室,但作为直接连接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场所,它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沙龙文化潮流

进入21世纪,弘大街区的咖啡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弘大街区的咖啡屋文化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它不仅是饮用饮料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地方,更是志趣相投的人交流思想的空间,也是获得文化艺术灵感的空间。如今流行的沙龙文化,实际上在那时的弘大街区就已经形成。

因此,大多数咖啡屋内都设有大桌子,并摆放有乐器和道具,以便随时打造即兴表演的舞台。此外,还摆放着各种介绍文化艺术领域信息的小册子,有时还会举办小型的自由市场。弘大街区沙龙文化的代表性空间是2004年开业的艺礼(Yri)咖啡屋。艺礼咖啡屋的宣传口号是“音乐、美术、写作、电影,我们无不尊重”,旨在营造自由的氛围,通过展览、朗读会、表演、研讨会等活动扩散沙龙文化。在社交网络发达、兴趣爱好分类极度精细的今天,弘大街区的咖啡屋依然展示了沙龙文化空间的力量。(高晓婷译)

艺礼咖啡馆最初只是居住在弘大地区的艺术家聚会的地方,现已发展为举办朗读会、展览、演奏会等多种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文化空间。该咖啡馆于2004年在西桥洞开业,2009年搬迁至上水洞的现址,成为这一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场所。

朴泯河 韩信大学数字影像文化内容系讲师
韩鼎铉 摄影师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